下花园新闻>>时政要闻>>

下花园区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2019-11-01 16:01: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院玉顺、王安国、尹辉)2019年,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在攻坚中担当,在困境中奋起,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历史“赶考”中,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向贫困发起总攻,在这片热土上奋力书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异答卷。

●坚持“五个强化” 凝聚强大合力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各乡建立了扶贫工作站,配强了工作队伍,乡扶贫工作人员21人,村扶贫专干43人。设立了18个扶贫工作专班,各专班分别由区级领导任组长,形成区乡村三级脱贫攻坚工作有效衔接、高效推进的攻坚体系。今年以来,先后召开区委常委会7次、政府常务会7次研究扶贫工作,召开领导小组会6次、全区性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大会2次,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及时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强化责任落实。实行区级领导包所有乡村,强化区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区委书记王小军带头分包脱贫难度最大的黄土坡村,并遍访了所有有贫困人口的45个村,特别是对一些重点村多次入户走访、现场办公。区乡村三级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逐级传导压力,推动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落实。细化分解《2019年决胜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先后出台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11个专件,构建起“总分式”政策保障体系。

强化结对帮扶。全区493名干部与所有建档立卡户结对,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对所有帮扶责任人进行政策业务培训2次。深入开展“暖心行动”,组织“六个一”活动,促进帮扶干部经常入户走访,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强化氛围营造。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政策宣传和“新时代讲习所”等宣传活动,进一步完善贫困户参与机制,形成“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鲜明导向。坚持讲好“扶贫故事”,在国家、省、市主流纸媒刊登相关稿件40余篇,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强化督查考评。对脱贫攻坚重点工作逐乡逐村逐户指导检查,及时发现短板,认真查漏补缺。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擂台赛”9次,各部门、各单位争相比作为、晒成绩、亮特色,形成比学赶超、奋发进取、担当实干的良好氛围。

●坚持多措并举 构建立体攻势

强化产业带动、就业拉动。坚持把产业覆盖、促进就业作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关键举措,兴产业、强支撑、促增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实施产业带动战略,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积极导入社会资本参与扶贫项目开发。先后引进华润、蓝城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实施华润幸福、蓝城康养等一批特色小镇项目,以区域经济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致富。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做法,在每个乡打造2—3个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引领性的小型产业项目,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二是强化生态旅游促动,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通过土地租金、务工收入等方式,实现群众脱贫和生态保护共赢发展。在廊道绿化等工程中,优先雇用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工程建设;优先聘用60名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退耕还林补贴覆盖贫困人口近500户。与河北农业大学共同建设的段家堡农业公园,带动100余户农村人口增收。三是加大专项扶持力度,增强群众造血功能。强化金融扶持,设立区级金融服务中心1个,乡金融服务部4个,村级金融服务站45个,构建起区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网络,覆盖全区所有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积极推广“政银企户保”模式,与农商行达成合作协议。强化就业扶持,安置护林员、巡河员、保洁员等专岗339个。目前,全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就业。

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全力解除贫困群众后顾之忧。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不折不扣推动教育资助、健康医疗、住房安全、低保兜底等各项扶贫政策落地见效,确保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一是落实教育扶贫政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认真落实“两免一补”“三免一助”等教育扶贫政策,实现教育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覆盖,全区无贫困学生辍学。二是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减少因病致贫返贫。构建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四重保障”制度,深入推进“三个一批”健康扶贫工程,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发生。代缴医疗保险,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财政代缴。执行“先诊疗后付费”,把全区5所公立医疗机构和1所民营医院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大病专项救治,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对全区核准的205名患25种大病的贫困户进行专项救治。组织家庭医生签约,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三是落实住房安全政策,消除住房安全隐患。坚持应改尽改原则,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自实施危房改造以来,已累计改造3487户,全部达到安全住房标准。四是落实兜底扶贫政策,筑牢多重保障防线。为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设立“孝善基金”,鼓励贫困群众子女尽赡养义务。积极建立防贫机制,在努力消除贫困存量的同时,主动控制贫困增量,构筑起返贫保护网,有效防止了已脱贫人口返贫和贫困线边缘农民致贫现象的发生。

着力补齐农村短板,夯实稳定可持续脱贫的基础。实施基础工程。建设区乡村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农村公路、通村公路6条,涉及3个乡、13个行政村。推动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全区所有村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均达到标准要求,全区农业人口饮水安全全部得到保障。整治人居环境,农村厕所改造完成224座,5个村接入城市污水网管,对11个村采取厕所改造整村推进,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定方水、梁家庄两个村被评为“美丽中国河北样板村”。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河北人和公司负责全区4个乡、46个行政村的日常保洁工作,基本建立起“村收集、乡运转、区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治理模式,有效确保了农村环境卫生的可持续。

●坚持理念创新  打造工作亮点

创新消费扶贫模式。发展订单式农业,年初针对花卉、蔬菜等既定产业项目,与机关、企业、社区等签订购买协议。创新消费渠道,通过召开“爱心消费·助力脱贫”农产品推介会,与鲁能集团、华润集团、蓝城集团等40余家企业对接。发展O2O消费模式,开辟到企业、进超市、上网店3条助农脱贫增收销售渠道,在世纪华联等超市设立了扶贫农产品线下销售专区,与阿里巴巴、亚马逊等企业达成运营协议,在淘宝张家口特色馆上架销售。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骑行节、越野会等活动,促进休闲农业产品销售,并设立农产品销售站,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创新设立防贫救助基金。依托全区脱贫攻坚网格化管理体系,精准监测户情民情,对因学、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影响基本生活,且全部落实基本医保、商业保险、临时救助、防贫保险、孝善基金等多重保障政策,仍然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建档立卡户和边缘户,设立防贫救助基金,构筑起防止返贫致贫的第六道防线。救助分现金补贴和设置公益岗两种方式。现金补贴按照“户自愿申请、村评议公示、乡审核审定”的程序,依据审定结果,一次性给予500、1000、2000元三个标准的补贴;公益岗只针对非建档立卡中的边缘户,依据岗位需求优先安排,按月取酬,薪酬从基金支付。基金管理使用实行严格审核、动态调整,建档立卡户或边缘户随时申请,乡村每半年进行评议救助。

“流动卫生室+健康协助员”,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一方面,针对农村老龄群众行动不便和防病治病困难较大的问题,创新建立“流动卫生室”,采取政府投资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方式购买了6辆卫生服务车,每辆车配备全科医生和护士,并在车上配备了心电图机、除颤仪、便携式B超机等常规检查设备及16类常用药品,每天到各村巡回开展诊疗服务,同时通过车载无线上网系统与区乡卫生院实现了影像联络、远程诊断交流及医保现场结算。截至目前,“流动卫生室”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4000余人次,接受农村居民健康咨询和一般性诊疗超过1.5万人次。另一方面,针对工作人员不熟悉村里的具体情况、入户费时费力的问题,把各村原计划生育育龄小组长就地转换为“健康扶贫协助员”,充分发挥他们在本村生活、接近群众、了解实情的优势,为流动卫生室当向导,协助做好入户引导、宣传政策,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非医疗性服务。将“流动卫生室”模式升级为“流动卫生室+健康协助员”模式,让流动卫生室服务更到位,将健康服务送到村头、送上炕头,从根本上打通了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新华社、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扶贫》杂志等国家级媒体对这一创新经验均进行了宣传报道。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郭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